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器件工藝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器件工藝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主要涉及多個關鍵步驟,包括鍍膜、涂布/印刷、刻蝕和封裝等環節。以下是對這些工藝環節的詳細介紹:
一、鍍膜工藝
鍍膜工藝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制備中的關鍵步驟,主要用于制備各功能層和電極層。這些功能層包括空穴傳輸層、鈣鈦礦層、電子傳輸層、TCO層(透明導電氧化物層)和背電極等。鍍膜工藝主要采用物理氣相沉積技術(PVD),具體方法包括蒸鍍、磁控濺射鍍和反應式等離子體鍍(RPD)等。
蒸鍍:成熟度較高,薄膜純度高,但過程溫度較高,薄膜附著力較差,主要應用于金屬和有機材料電極。
磁控濺射鍍:薄膜附著力較強,過程溫度較低,但可能產生厚度不均勻的問題,主要應用于金屬氧化物電極。
反應式等離子體鍍(RPD):薄膜質量更高,對襯底的轟擊損傷較小,成膜速度更快,但設備成本較高。
二、涂布與印刷工藝
涂布和印刷工藝主要用于生產鈣鈦礦層,并在實驗室中嘗試用于生產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涂布技術可分為刮涂、輥涂和狹縫涂布等,其中狹縫涂布是主流工藝。印刷工藝則包括噴墨印刷、絲網印刷等,用于生產印刷型鈣鈦礦組件。
狹縫涂布:高精度涂布方式,涂布液沿涂布模具縫隙擠壓噴出而轉移到基材上,具有涂布速度快、精度高、濕厚均勻等優點。
印刷工藝:用于生產印刷型鈣鈦礦組件,適用范圍有限,但具有潛在的規模化生產優勢。
三、刻蝕工藝
刻蝕工藝用于切割子電池,激光刻蝕已成為主流方法。激光刻蝕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激光劃線打開膜層,阻斷導通,從而形成單獨的模塊、實現電池分片。在刻蝕過程中,需保證激光刻蝕線寬與刻蝕線間距的精確度,并避免對之前的層級造成損傷。
四、封裝工藝
封裝是保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免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的最后一道工序。常見的封裝方式包括完全覆蓋封裝和邊緣封裝。
完全覆蓋封裝:在模塊頂部制備封裝層,可使用聚合物作為封裝材料,也可采用原子沉積法制備隔絕水氧的薄膜。其優勢在于保護效果更好,但對鈣鈦礦層及其它功能層影響較大,且對透光率有較高要求。
邊緣封裝:在模塊周圍放置密封劑,以減少對接觸層的影響,降低封裝材料與鈣鈦礦發生副反應的可能性,同時對材料透光率的要求較低,但封裝效果會相應降低。
五、整體工藝流程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整體工藝流程大致如下:
輸入FTO玻璃并用PVD設備鍍陽極緩沖層。
進行激光P1劃線。
鈣鈦礦涂布結晶。
PVD第二道設備鍍陰極緩沖層。
進行激光P2劃線。
PVD再鍍背電極。
進行激光P3劃線。
進行激光P4刻畫。
封裝。
這一流程展示了從原料輸入到組件成型的全過程,體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效率高的特點。
總的來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器件工藝是一個高度精細化和技術密集型的過程,需要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工藝參數和操作步驟,以確保最終產品的性能和質量。